【创文·标准化 新变化(35)】小水镇:“三个加速度”助力乡村治理标准化
2022-04-22 09:22:39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紫红 |          浏览量:1518

自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小水镇结合中心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粮食、卫生、安全等问题着手,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难题,创造乡村治理工作三个“加速度”。

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创造“春耕生产加速度”。“罗队长,你跟队员和村干部说说,今天可一定在我家里吃饭,我老早就准备好了,如果不是你们帮着我一块插秧,今年我家里这几亩地,可就要荒着了呢。”大声吆喝的正是村里60多岁的张大婶,由于疫情防控,原本清明节要回来帮忙春耕的儿子,响应村里的号召在广州就地过节了。劳动力不足一直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标准化治理开展以来,小水镇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合理调配在家劳动力,形成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抓春耕生产的氛围。“关键少数”带头。号召所有在家的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湾村明白人”按照分片包干的形式,亲自下田帮助农户进行春耕生产,保证种粮农民无后顾之忧。湾村邻里互助。对村里有限的劳动力进行调配,协助那些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完成春耕生产及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调配。种粮大户兜底。将荒田流转给种粮大户进行种植,确保不抛荒一亩田,据悉,目前徐坡村全村674亩水田已率先完成全部春耕任务。

解决拆除成本高的问题,创造“危房拆除加速度”。小水镇是耒阳的大镇,由于离城区近,很多农户都在城里买了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老房子被雨水侵蚀,部分墙体也开始倾斜,屋顶瓦片随时有掉落的危险,严重影响附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高效拆除危房,小水镇提前收集各村需拆除房屋数量,以最合理的方式租用挖机、分配好每台挖机任务数,集中进行谈价,大大节省了拆危成本,截至目前,共拆除68间危房,受到群众及房屋户主的称赞。

解决卫生“死角”无人管的问题,创造“环境整治加速度”。党员干部带头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在镇政府大院实施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村委会实施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水镇还联合工商局和综合执法局在农贸市场和集市开展整治清查行动,将占道经营商贩全部引导进入市场,规范了经营秩序,把长期无人清理店面的杂物、垃圾等清理运走,把违规的建筑和棚户进行现场拆除,还一对一向商户宣传“门前三包”制度。一些村民见状也受到了感染,纷纷拿来扫帚等工具帮助配合清扫,自觉加入到整治环境的行列中来。这次行动,共清理各类垃圾2200余处,清除小广告1000余条,运走生活垃圾40余车,彻底改变了辖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为居民创造了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乡村治理标准化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便捷、更安全,小水镇通过党员干部齐上阵帮助春耕生产、大力拆除危房建筑及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等举措,发挥了党员和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标准化治理的果实,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新面貌。

(闻萱)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